怎樣才能更好地在游戲中引導幼兒自主探索,什么樣的方式方法會更容易讓孩子接受……6月27日,一場關于幼兒園優(yōu)秀游戲活動案例、游戲化集體教學案例的評選在西安市第一保育院(以下簡稱一保)開展,多位專家、老師就典型案例展開討論,進行甄選。
近年來,隨著西安市“名校+”工程的深入開展,一保攜手多所幼兒園,以“文化熏陶、管理指導、保教浸入”三位一體的“搖籃同心”合作模式助力更大區(qū)域學前教育發(fā)展,不僅讓更多的教師、幼兒、家長從中獲益,還成為西安市“名校+”教育聯合體的優(yōu)秀典型。
備受幼兒家長關注的學前教育,究竟怎樣才能普惠優(yōu)質發(fā)展?一保“名校+”共同體為我們打開了一扇探索的窗口。
打通園所發(fā)展的“高速路”
從曾經泥濘的小路、空蕩蕩的教室和園區(qū),到煥然一新的院所環(huán)境、科學規(guī)劃的活動區(qū)域,再到獲評“西安市一級園”“陜西省示范園”……短短幾年間,西安市第六保育院(以下簡稱六保)這所全新的幼兒園究竟是怎樣快速成長的?
六保是國家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一期中的一所公辦園,落戶西安市閻良區(qū)。成立之初,一保就與六保組建西安市首批緊湊型學前教育跨行政區(qū)大學區(qū),采用“公辦+公辦——一長多校”的管理模式,根據六保實際情況制定具有針對性的特色發(fā)展計劃,搭建教師交流平臺,從園所管理、保育教育、后勤保障等方面開展全方位的工作和指導。同時,六保的教師在一保進行“浸入式”學習、跟崗學習,提升教學水平。
2018年,西安市“名校+”工程正式啟動。一保與六保組建首批市級“名校+”共同體,攜手推動學前教育高質量發(fā)展。幾年來,一保“名校+”共同體面向閻良區(qū)幼兒園共組織培訓40余場、教學觀摩課70余節(jié),惠及7000余名教師。
如今,六保已成為擁有4所“+校”的“名校”,先后獲西安市師德建設示范團隊等60余項集體榮譽,17人次獲省市“三級三類”骨干教師稱號。
“六保的發(fā)展離不開一保的幫助和支持。”每談及此,六保院長谷阿紅的感動溢于言表,“未來,我們將和一保一道,以帶動區(qū)域學前教育發(fā)展為己任,扎實走好‘名校+’發(fā)展之路。”
走好深化內涵的“交叉路”
“前幾天,一保給我們送來一批教師用書,并邀請幼教專家在我園舉行講座。今天,一保‘名校+’共同體又邀請馮曉霞教授進行公益講座,真的是讓我們受益匪淺。”6月14日,在幼兒園園本課程質量發(fā)展與實踐探索研討會現場,武警陜西省總隊機關幼兒園保教主任任曉麗笑著說。
西安市“名校+”工程啟動后,一保作為市級首批“名校+”工程的名校,同時建立“公辦+公辦”“公辦+民辦”模式,先后與武警陜西省總隊機關幼兒園、西安市碑林區(qū)新旅程幼兒園等6所幼兒園結為市級、區(qū)級“名校+”共同體,在特色、創(chuàng)新、發(fā)展的道路上攜手同行。
為了使各幼兒園在校園文化、隊伍建設、教育科研、辦學條件等方面提升,一保通過跟崗學習、集中培訓、分層培訓等方式,分享管理經驗;利用錄播、遠程轉播教學活動與教科研培訓,增強對教師的專業(yè)指導。
2022年,一保“名校+”共同體質量提升工程啟動后,面向共同體成員開展常態(tài)化培訓20余次,送培送教活動10余次;通過名師云課堂舉辦8場公益講座,惠及省內各地約2.5萬人次;邀請北京師范大學、華東師范大學的知名老師、學者來陜舉辦專題講座、研討會,為高質量的學前教育課程建設蓄力。
“獨行快,眾行遠。自西安市開展‘名校+’工程以來,一保持續(xù)將先進的辦學理念、科學的管理辦法、優(yōu)質的教科研體系輸出,使‘+校’的辦學質量迅速提升,形成了名校集群、名師集群、名校長集群,為教育高質量發(fā)展貢獻智慧,匯聚力量。”一保院長王淑君說。
來源:陜西日報 張芬